新生杜藏和杜滇仔猪抗逆能力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n stress resistance of newborn piglets of Duzang and Dudian
郭飞;刘韶娜;张斌;方晨;赵智勇;沙茜;赵素梅;赵彦光;
摘要(Abstract):
试验旨在探讨猪抗逆能力的品种差异以及营养手段干预猪抗逆能力的可行性,为猪抗逆性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试验采用双因素交叉试验设计,从12窝杂交F1代(杜滇,即杜洛克♂×滇南小耳猪♀,6窝;杜藏,即杜洛克♂×迪庆藏猪♀,6窝)选取48头仔猪[每窝选4头,公母各半,初生重为(0.9±0.23)kg]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配至饲喂方式不同的母乳组、代乳粉组、益生菌组3个试验组开展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1~28、7~28日龄的杜藏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杜滇仔猪(P<0.05),不同日龄的杜藏、杜滇仔猪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杜藏仔猪的腹泻频率、死亡率低于杜滇仔猪;饲喂方式对杜藏、杜滇仔猪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益生菌组与代乳粉组相比,7~20、21~28日龄及7~28日龄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7.64、14.10、10.36 g,代乳粉组与益生菌组7~20日龄仔猪的体增重呈负增长,但益生菌组的负增长值小于代乳粉组,仔猪腹泻频率表现为代乳粉组>益生菌组>母乳组,代乳组与益生菌组仔猪的死淘率均为12.5%,母乳组无仔猪死亡。总之,试验通过比较仔猪在人为设置应激条件下的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及腹泻频率、死亡情况,表明仔猪的抗逆能力具有品种差异,杜藏仔猪抗逆能力强于杜滇仔猪,这一抗逆能力的差异可能与作为母本的地方猪种自身的抗逆性有极大的相关性;此外,试验还初步表明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善仔猪的抗逆能力,这也意味着通过营养手段可以干预猪抗逆能力。
关键词(KeyWords): 仔猪;代乳粉;益生菌;抗逆能力;营养干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645、31260592、31060331];; 云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BB003];; 云南省省级财政项目[20151105562255]
作者(Author): 郭飞;刘韶娜;张斌;方晨;赵智勇;沙茜;赵素梅;赵彦光;
Email:
DOI: 10.13302/j.cnki.fi.2020.2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艳明.中国优良地方猪种及其种质特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162-165.
- [2]杨华生,杨波,郑雄.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J].中国猪业,2017,12(12):28-29.
- [3]鲁绍雄,连林生.滇南小耳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J].中国猪业,2013,8(S1):165-167.
- [4]周琳,王蜀金.藏猪生理学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7):7-12.
- [5]Luo Y,Gao W,Gao Y,et al.Mitochondrial genome analysis of Ochotona curzoniae and implication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in hypoxic adaptation[J].Mitochondrion,2008,8(5/6):352-357.
- [6]蔡原,姜天团,杨巧丽,等.猪线粒体控制区微卫星(mt Ms)变异及其分布特征[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7):2935-2942.
- [7]刘红宾.母猪微生物垂直传递影响仔猪肠道的微生物定植与功能发育[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9.
- [8]白浩男.藏猪肠道细菌多样性研究与益生菌筛选[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 [9]李卓君.海拔高度及饲养方式对藏猪肠道菌群结构及其特征的影响[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7.
- [10]熊荣园,杨楸楠,尚英,等.益生菌的筛选、功能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20,43(3):147-150.
- [11]曾秀玲,熊力,华莹,等.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2):20-24.
- [12]陈宝剑,陈少梅,潘天彪,等.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1):110-112,115.
- [13]王向荣,贺建华,戴求仲,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监测与修复[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1):3197,3202.
- [14]顾宪红.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需要量及低蛋白日粮对仔猪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1):34-37.